過去幾年不少藝人和網路文章都聲稱鹼性飲食能夠治病、減肥並改善健康。但其實這種飲食法根本沒有科學根據。
讓我們來看看為甚麼吧!
甚麼是鹼性飲食?
推廣鹼性飲食(Alkaline Diet)的人聲稱食物被消化後會在身體留下「灰燼」(ash),而這些「灰燼」是酸性還是鹼性就決定了該食物屬於酸性還是鹼性。由於血液是偏鹼性的,所以他們聲稱我們應該多選擇鹼性食物。
他們也說,如果吃太多酸性(acidic)食物的話,這營造酸性的體內環境,而酸性的環境會促進癌細胞的增長、導致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並對身體造成負荷,因此阻礙減脂。
甚麼是酸性和鹼性食物?
所以酸性和鹼性到底代表甚麼呢…
物質的鹼酸性可以用pH值(酸鹼值)來定義,當pH值低於7就屬於酸性,高於7就屬於鹼性。
如下圖描述的,酸性食物包括加工食品、肉類、酒精、咖啡、乳製品、糖、麵粉類,而鹼性食物包括酪梨、豆類、深色蔬菜、水果等等。
所以,這種飲食法基本上是推廣以蔬菜和非加工食物為主的中低蛋白質飲食。
為何鹼性飲食是個大騙局?
我們無法透過食物改變體內的pH值
支持鹼性飲食的人聲稱我們能透過食物選擇改變血液的pH值,但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能改變血液的pH值,我們早就死掉了。
我們血液的pH值會被身體嚴格控制在7.35到7.45之間。儘管鹼性飲食的支持者提出我們能透過飲食改變血液的pH值,研究指出儘管食物選擇能改變尿液的pH值,血液的pH值依然會維持在7.35到7.45之間 (1)。
身體其他器官也會嚴格控制食物的pH值,以避免我們死掉,譬如說,食物進到肚子之後pH值會控制在1.35~3.5之間,以幫忙分解蛋白質。
目前並沒有研究指出鹼性飲食能降低患病風險
根據2016年的一項系統綜述 (2),作者只找到一篇針對pH值和癌症風險的文獻,而當中是沒有發現兩者有顯著關聯 (3)。但其實這篇研究檢驗的是尿液,而尿液的pH值並不是評估健康很可靠的指標,所以就連這篇研究也無法帶來甚麼很有用的資訊。因此,作者指出儘管這種飲食法在網路上很流行,目前並沒有科學研究測試它的有效性。
無緣無故戒掉某些食物可增加營養不良的機率
我們可以看到鹼性飲食會限制很多食物,包括肉類、乳製品、五穀雜糧等,而這些可以增加營養不良的機率。
譬如說,乳製品攝取不足可增加鈣質不足的機率,不攝取肉類(尤其紅肉)也可以增加鐵質不足的機率。限制麵粉和五穀類食物也可以增加維他命B群和纖維質攝取不足的機率。
延伸閱讀:戒麩質能提升健康並有助減脂?
無緣無故戒掉某些食物可影響心理健康
我之前的文章分享過,如果保持限制心態,這可以引起剝奪效應,讓一個人更想吃受限制的食物。這種不健康的飲食心態之後可以引起異常飲食行為,例如暴食,進而影響到心理健康。
延伸閱讀:糖上癮的真相|糖比毒品還要毒嗎?
那為何有些人吃鹼性飲食後能減脂?
如果有追蹤我一段時間,你或許已經猜到為甚麼有些人能透過這種飲食法成功減脂。
上面提到,鹼性飲食法鼓勵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加工食品、大多肉類、大多乳製品、糖等等。簡單來講就是用比較極端跟沒有科學根據的方式推廣多吃植物性食物,減少加工食品攝取。
當我們的食物選擇減少了,也多選擇飽足感比較高的植物性食物,很多時候熱量攝取都會減少,因而導致體重與脂肪減少。
同時,如果一個人以前大量攝取加工食品,現在大大減少了,他們「感覺」比較健康也是非常合理的,畢竟長期每天大量吃加工食品也不會讓我們感覺很棒。
延伸閱讀:減脂最重要是甚麼?|減脂金字塔
總結來講,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科學研究支持鹼性飲食,該飲食法提到能透過飲食改變血液的pH值也並非事實。
這種飲食法唯一可取的地方是它有鼓勵民眾多吃原型食物和蔬菜類,但同時它也限制了很多營養價值高的食物,所以很難稱為營養均衡的飲食方式。
由此可見,如果你希望身體健康,更重要的是讓飲食多元化,並不要無緣無故限制食物。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整體熱量平衡會更重要。
你好,我是睿秋,一名熱愛營養跟重量訓練的科學傳播者,也是英國著名營養課程Mac Nutrition Uni認證的營養學家。我希望用科學的角度分享營養與訓練資訊,破解迷思,並幫更多人提升生理與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