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幾篇文章跟大家介紹過最基本的飲食概念了,可是跟2015年的我一樣,你一定還有非常多的問題!
例如……
雞肉的蛋白質多少?
雞蛋的熱量多少?
我家裡只有電鍋可以做甚麼料理?
哪裡有比較健康的餐點?
所以這次想鼓勵大家學習自己找答案。
多利用身邊的資源找答案,不要遇一題問一題
當然,網絡不是甚麼都有答案,甚至專家也無法回答所有的問題,可是培養學習的態度很重要。
如果你永遠只會問別人:”這個熱量多少,那個熱量多少”,當沒有別人的時候你要怎麼辦?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剛開始的我對營養的很多名詞都不懂,很多觀念都是錯誤的,可是每次遇到疑問,我第一件事就是上Google搜尋一下。
例如我看到麥片包裝上寫了”亞硝酸鈉”,可是我不知道是甚麼。我就會在Google輸入”亞硝酸鈉”,然後看看幾個網站的解釋,最後就發現原來是一種防腐劑。
或者我想知道玉米到底是屬於澱粉類還是蔬菜類,我就會Google關鍵字”玉米 蔬菜 澱粉”,然後不用3秒我就有答案了。我還同時得知玉米筍是屬於蔬菜類,跟玉米不一樣。
再來我可能想知道新買到的秋葵要怎麼料理才好吃,我就可以搜尋關鍵字”秋葵 食譜”或者”秋葵 料理方式”,這樣就有非常多的分享了!
網絡雖然不是萬能,但也有非常多的資訊讓我們看。
很多時候動動手指頭就能輕易找到答案了(有時候真的比開口問還要快)。
網絡資訊不能盡信
雖然我鼓勵大家上網找答案,可是也要提醒大家網絡上有非常多錯誤的資訊。
(不然怎麼會那麼多奇奇怪怪的減肥法….)
在尋找答案的時候,建議大家多看幾個可信度高的網站,核對看到的資訊。
很多人問我為甚麼懂那麼多關於營養的東西。
坦白說,我懂的比冰山一角還要少。
可是我就是常常會自己搜尋不同的東西,不懂就自己去找。網上找不到就去看書,再找不到可能會問醫生,營養師或教練。
人就是要不停的學習。
如果你有好的學習態度,其實要了解營養跟均衡的飲食方式並不太困難。
問別人很容易,可是長期來講你學到的會比別人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