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性斷食或斷食是非常流行的飲食、減脂或減重方式。有很多人因此盲目跟從,以為只要堅持某個時段不吃東西就能成功(或更快速)減脂了。
但是,斷食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這篇文章會帶大家用科學的角度討論間歇性斷食,讓你了解真相跟這種飲食方式的好處與壞處。
甚麼是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intermittent fasting)也被稱為「斷食」。雖然很多人認為斷食是指稍微延長每天不進食的時間(例如,最常見的16:8斷食),但文獻中的解析其實稍有不同。
文獻中,間歇性斷食通常是指長時間不進食(例如:24小時)或只吃很少(例如:500大卡)。相反地,縮短一天的進食窗口通常被稱為「限制時間進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
以上兩者都有別於傳統的每日熱量限制(daily caloric restriction),也就是每天製造同樣的熱量赤字。
以下來介紹一下最常見的間歇性斷食法(隔日斷食、5:2斷食法),以及不少人可能嘗試過的限制進食時間。
隔日斷食(Alternate day fasting)

隔日斷食(alternate day fasting)一般意指斷食24小時,接著進食24小時。由於大多人無法在進食的24小時內完全吃回兩天的總熱量消耗,很多人會因此製造熱量赤字,進而減少體重和體脂。
有些隔日斷食版本會選擇在斷食日攝取較低的熱量(如400~500卡),而非完全不攝取熱量。上圖大概就是在講述這種隔日斷食方式。
5:2斷食(5:2 Fasting)

5:2斷食(5:2 Fasting)指每週進行一到兩天的全天斷食,剩下的五到六天吃體重持平熱量。
全日斷食也有不同的版本;例如,有些會在斷食期間只吃蛋白質食物或吃少量熱量。
限制進食時間(Time-Restricted Feeding)

限制進食時間是指每天斷食14~20小時,接著進食4~10小時,也就是說這包含了最常見的16:8斷食法。學者們最常研究的限制進食時間方式是伊斯蘭教的齋戒月(Ramadan)。
一般來說,限制進食時間是健身界最廣為人知和比較容易融入生活的斷食方式。
間歇性斷食比較有利於減脂嗎?
各種針對人類的研究與分析1參考文獻 2參考文獻,包括最近綜合40項斷食研究的大規模分析3參考文獻,得出的結論是:在一週平均熱量攝取一樣的前提下,間歇性斷食與每日熱量限制對於改善體態與體重的效果沒有差別。
- 每日製造熱量赤字組:每天只吃75%的熱量
- 隔日斷食熱量赤字組:一天吃0%熱量,一天150%熱量
- 隔日斷食無熱量赤字組:一天吃0%熱量,一天吃200%
結果發現只有製造熱量赤字的兩個組別減少了體重,斷食但沒有製造熱量赤字的組別沒有減少體重或脂肪,健康指標也與一開始無顯著差異
過去曾有研究發現,斷食組比每日熱量限制組減少更多體重5參考文獻,但學者認為這是因為斷食組比每日熱量限制組更能跟隨飲食計畫,因此長期下來製造的熱量赤字比較多。這也正說明減脂最重要的是依從性。
三種斷食方式,哪種最有效?
2022年的一群學者分析了24項研究,比對了三種斷食方式和傳統的每日製造熱量赤字:
- 隔日斷食
- 5:2斷食
- 限制進食時間
最後學者發現隔日斷食減少的體重最多;但是,仔細看數字會發現最算是用平均「最有效」的斷食方式,有的人只減少了0.77%體重,有的人則減少了12.97%體重。
總結來說,斷食若能配合生活喜好,或許能幫助某些人製造熱量赤字,進而更輕易地減脂;然而,也有些人覺得難以配合生活,因此不適合使用。
斷食與飢餓感
上面提到的大規模分析指出間歇性斷食比每日熱量限制有更高的食慾控制效益6參考文獻,但另一項長達一年的研究卻發現斷食的受試者有更高的飢餓感7參考文獻。也就是說目前沒有一致的結論說斷食是不是比較能透過壓抑食慾,讓人更容易製造熱量赤字。
間歇性斷食的優點
1. 你能在每餐吃較多食物與熱量

由於進食窗口縮短了,你在進食時間吃的每一餐都能吃更多食物和熱量。這有可能幫助你改善減脂期間常常無法吃得很滿足的感覺,進而輔助你持續下去。
2. 能幫助某些人製造熱量赤字
由於胃容量有限,縮短進食窗口後,有些人會發現他們會自然而然少吃點,因此比較容易製造熱量赤字。
3. 幫助你分辨「肚子餓」跟「嘴饞」的差別

現代社會食物非常方便,我們也完全不缺食物,所以很多人會習慣性地不斷吃東西。
另外,身體也會根據我們過往的生活習慣,安排飢餓素(ghrelin)在固定的時間上升,為我們帶來飢餓感。可是,因為飢餓素會上下浮動,會漲潮也會退潮,如果嘗試斷食,有些人會發現半個小時後他們其實沒有很餓。
透過斷食,有些人更能了解:
- 真正的飢餓感
- 原來餓一下不會怎樣,不用每次有吃的衝動就立馬吃
有時候,這能提高飢餓感敏感度和協助我們注意自己習慣性進食的行為。
那我適合用間歇性斷食來減脂嗎?
重點是間歇性斷食能否幫助你提高減脂期的持續性。
間歇性斷食能讓某些人成功減脂的原因很簡單:熱量赤字。因此,如果間歇性斷食能讓你輕鬆製造熱量赤字,那這可能能幫助你減脂。但是,如果你覺得斷食會讓你非常焦慮、無法配合你的生活喜好、或者引起了暴食症狀,那我就不會鼓勵你執行斷食。
下圖顯示,無論是正常吃三餐還是將進食窗口縮短到八小時(中午十二點到晚上八點),有的人會減少體重,也有人會增加體重8參考文獻。雖說整體來說,斷食組減少體重的人比較多,但依然不能忽略有15~20名受試者維持,甚至增加體重。

在此也必須提醒大家,斷食只是改變你進食的時間,並不是讓你無視熱量平衡的重要性。如果你在進食窗口吃超過你的TDEE(維持體重的熱量攝取),你還是無法減脂,甚至可能增重。
健康的斷食心態
假如你選擇使用斷食,我也想強調保持靈活度的重要性。
我會鼓勵別人不要用嚴格或非黑即白的方式看待斷食,例如:「十二點之前我一定不能吃東西」,「我如果撐不了十二點才吃我今天就完蛋了」。
其實「斷食」簡單來說就是「晚點吃早餐」和「早點吃晚餐」。雖然這樣的思考方式跟「我十二點『才』能吃」差不多,但前者會允許你根據每天的狀況靈活調整飲食,也不會有早點吃就毀掉計畫的感覺。
譬如說,假如你平時是一點才吃第一餐的,但是今天特別餓,或者中午有事情要忙無法吃,那你能根據情況安排十一點或十二點吃第一餐。
間歇性斷食的弊點與風險
我不建議以下這些人間歇性斷食(※有其他身體狀況也建議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 飲食失調患者(包括暴食、厭食)
- 孕婦
- 喜歡少量多餐的人
- 因熱量不足月經失調者(下視丘停經)
- 很難增肌/增重的人(hard-gainers)
- 小鳥胃
另外間歇性斷食也有一些風險。以下跟大家分享兩個我最常看到的。
利用斷食作為藉口暴食
有些人會漸漸利用斷食作為藉口,讓自己在每天暴食的情況下也能維持體重;但是,暴食其實是不正常和不健康的行為。
過去研究顯示,斷食不但能增加暴食的機率。如果本身有暴食,斷食更是非常強大的維持因素(意指維持暴食行為的元素)9參考文獻。因此,如果你已經出現暴食症狀(失去控制能力地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食物),我鼓勵你停止所有斷食行為。
攝取熱量太少,導致營養不良
若不注意熱量營養攝取,有些人縮短進食時間反而讓自己攝取太少的營養與熱量。而這樣長期下去有可能引起營養不良的徵兆(如掉髮,停經,失眠等),進而影響到內分泌、骨骼健康、生育功能等。
延伸閱讀:改變飲食運動反而停經?|停經對健康的風險
同時,有人會從斷食16小時變成30小時、40小時,甚至5天以上。
長時間斷食會增加斷食的健康風險,例如:營養不良、停經、增加暴食機率等。因此,我個人不建議刻意斷食超過16小時,除非是有特殊原因(例如:要動手術)並且有醫生指導。
斷食與肌肉成長和蛋白質攝取

在肌肉成長的角度,相對長時間斷食未必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目前針對動物跟人類的研究都一致指出把蛋白質平均分配到3~5餐裡會比一次攝取大量蛋白質更有利於肌肉成長1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參考文獻,而斷食的時候很多時候只會吃到2~3餐。
若以這個角度看,斷食好像對肌肉成長不太理想,但對此我有兩個看法。
- 總熱量與蛋白質攝取是最重要的,而時間是次要的考慮點。因此,如果整天蛋白質有吃足,那沒有平均分配的實際影響很低。除非你是頂尖的運動員,需要優化飲食的每一點,不然也不用過慮。
- 若真的擔心,你也可實行蛋白質斷食(protein fasting),也就是在斷食期間只攝取蛋白質(如:瘦肉/海鮮,高蛋白)。
如果你是擔心減脂期因為使用斷食而掉肌肉,那其實也不用過慮。只要你沒有製造非常大量的赤字、不做阻力訓練,體脂也沒有很低,流失肌肉的機率不大11參考文獻。
同時,如果你只是進行比較常見的16:8斷食,有在進食窗口內攝取足夠的蛋白質(每公斤體重>1.6克),也有把蛋白質攝取平均分配到三餐當中,2019的最新研究指出這樣的斷食安排似乎不會影響增肌效果12參考文獻。
間歇性斷食能改善健康嗎?

有關斷食是否能改善各種健康指標,最近的評論指出我們需要更多針對人類的研究才能建議斷食作為改善健康的手法13參考文獻。
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很多斷食的研究都用動物作為實驗對象(因要嚴格控制人的飲食非常困難,除非你把他們關在籠子裡)。雖然動物跟人類有一些類似的地方,但也無法把結論直接套在人類身上。
對於一些推崇斷食的人說斷食如何改善他們的健康指標,例如血糖、內臟脂肪等,但是相連關係不等於因果關係。很多間歇性斷食的研究都會發現受試者的各種健康指數都得以改善,但這些改善是因為斷食本身,還是體重減少呢?
對於肥胖人士來講,任何能製造熱量赤字,減少體重的手法都很可能會看到各種健康指數的改善,因為這些純粹是來自體重的減少。
我的看法是,擁有健康的體重,注重食物選擇已經能改善很多健康指標的改善。因此,選擇一個你可持續製造熱量赤字的方式,讓成功達到健康的體重,會比進食的時間來的重要很多。
胰島素敏感度
近年開始有少量研究指出縮短進食窗口並在白天攝取大多熱量可能有利於改善胰島素敏感度和糖尿病或早期型糖尿病人(pre-diabetic)的血糖控制。學者們猜測這跟人類的生理時鐘有關係,也就是說我們白天的胰島素敏感度和控制血糖的能力較佳,晚上則可能會稍微下降(但對健康人士來講,依然在健康的範圍內)。
譬如說,一項2018年的研究指出將進食窗口縮短到六小時,然後最後一餐在下午三點前吃似乎有助於改善早期型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敏感度14參考文獻。但是,這個研究的一個缺點是,大多人都無法再下午三點之前吃最後一餐。
另外,也有2020年的研究指出縮短進食窗口,並將進食窗口往前移可以在體重不改變的情況下改善胰島素敏感度,以及骨骼肌吸收葡萄糖和胺基酸的能力15參考文獻。
然而,因為大多針對斷食的研究都是以動物為研究對象,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斷食是否對胰島素敏感度有絕對的幫助16參考文獻。就算有幫助,我們也不清楚最佳的飲食窗口應該多長、飲食窗口應該安排在一天的甚麼時段,還有這效果是否能套用在所有族群上。
目前來講,縮短進食窗口並將進食窗口往前移似乎對糖尿病和早期型糖尿病人比較有幫助。至於一般健康人士,我們還需要等待更多研究出來才能判斷。
如果想改善胰島素敏感度,維持健康的體重,多攝取蔬菜水果,跟規律的運動(包括阻力訓練)是目前較多研究支持的做法。而如果你希望減重,上面已經提到,斷食與否都能夠有效減脂。
生長荷爾蒙
有些人也會爭論斷食能提高生長荷爾蒙(Growth Hormone),幫助你增加肌肉之類。雖然斷食的確可提升生長荷爾蒙,但其實目前根本沒有研究指出生長荷爾蒙能提高運動表現或造成肌肉成長17參考文獻。
生長荷爾蒙的增加是身體對飢餓產生的生理反應,那如果斷食對生長荷爾蒙增長真的那麼的厲害,非洲挨餓的人們不就全部都變成浩克了嗎?
早限制時間進食的潛在健康效益
近年,學者們發現早限制時間進食(early time-restricted eating)的潛在健康效益可能比單純限制時間進食高;或者說,重點不在於限制進食時間,而是在進食的時間。
簡單來說,人類都有個生理時鐘,而這個生理時鐘由陽光和行為(進食、活動)所影響。當生理時鐘與外界環境和行為不協調,就會出現「時差」的問題,就像我們坐飛機到歐美國家一開始也會有時差。
經歷過時差的人都會知道,當下的精神和身體都不會在最好狀態。所以,如果飲食經常與生理時鐘不相符,這或許會對健康有影響。拿最極端的例子,不少研究都發現輪班工作者,尤其半夜上班的,健康狀況都較差,疾病風險也較高。
學者推測,由於進食時間放在白天更能配合生理時鐘(白天活動,傍晚進入休息狀態),這或許對代謝健康有幫助。
所以,有別於一般的斷食方式(將第一餐的時間往後移),早限制時間進食是將進食窗口往前移動。
2018年,一名學者探討了早限制時間進食對糖尿病前期男性的影響,發現將進食時間縮短至早上7點到下午3點改善了血糖控制和血壓18參考文獻。重點是,學者確保了受試者的體重無顯著改變;這代表血糖和血壓的改善源自於進食時間,而非體重變化。
隨後也有不少研究發現,早限制時間進食能在體重不改變的情況下改善糖尿病病人和糖尿病前期的病人的血糖控制19參考文獻。
然而,我們目前尚缺乏針對健康人士的研究。除此以外,由於運動能改善胰島素敏感度,進而改善血糖控制,所以我們不知道早限制時間進食會否對有運動的人有額外的幫助。假如是晚上運動,補充營養或許不但不會影響血糖控制,還有助於運動恢復。
間歇性斷食會影響運動表現嗎?

目前的研究也無法確定斷食會否影響運動表現20參考文獻,以我的觀察是看個人反應。有些人沒吃東西也能表現的很好,有些人卻需要先吃點東西。
如果空腹運動你的表現跟身體狀況都良好,你也能持續下去,我看不到有甚麼理由去說不能空腹運動。重要的是:不要以為空腹運動有甚麼神奇消脂效果,因為是沒有的。
反過來,如果你嘗試空腹運動,卻發現自己無力,無法表現的最好,那我建議你在訓練前吃東西,尤其是蛋白質跟碳水化合物。
斷食常見問題
問題:斷食能吃甚麼喝甚麼?
說到斷食就會收到一堆問題,問咖啡、BCAA、水能喝嗎?
嚴格來說,只要有吃或喝含熱量的東西,你就已經沒有在斷食。
但這重要嗎?
如果你加了兩滴牛奶在咖啡裡,但一天下來有成功製造熱量赤字,長遠來講也有減脂,這根本不重要。
斷食不是法規,它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沒有「一個」最好的版本。例如有些宗教是水也不能喝的,有些人只是限制任何含有熱量的東西(包括BCAA),有些人只攝取蛋白質食物。
以減脂為目標的話,選擇你最能持續下去並能製造熱量赤字的方式就好了。
問:如果「不小心」吃了東西怎麼辦?
吃了就吃了,天不會塌下來,你也不會死掉。你的目標只是利用斷食來製造熱量赤字,所以只要你整天下來還是有製造熱量赤字就好了。就算你某天真的吃到TDEE或稍微超過了,隔天繼續執行你的飲食計畫就好了。盡管現在各種飲食方式看似宗教,它不是,也沒那麼嚴格。
要記得,長期的習慣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過於執著在每天微小的東西上。你不會因為今天在咖啡裡加了50cc的牛奶而毀掉人生或明天胖的跟豬一樣。真的!
問:要斷多久才有效?
斷食只是一個幫助你製造熱量赤字的工具,原理是大部分人無法短時間吃那麼食物,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縮短進食時間製造熱量赤字。
因此,只要你一天下來有製造安全熱量赤字就好了。就算你只是把第一餐延遲兩個小時吃,這可能已經足夠讓你減少熱量攝取。因此,你沒有必要嚴格要求自己「一定」要16還是20個小時後才能吃,彷彿早一分鐘就會死。
順便說一下,其實我們每天都有在斷食,因為你晚餐跟早餐之間也有8~10個小時不會吃東西。所以進行斷食只是把這個時間拉長一點,並不是甚麼新奇的東西。
總結
間歇性斷食或限時進食窗口可以是幫助你製造熱量赤字很不錯的工具。可是,它不是神奇的減脂方式,目前大多研究都指出它跟傳統的每日熱量限制在改善體態與體脂上並沒有顯著差別。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斷食不是沒有風險的,因為它跟暴食行為有明顯的關連,因此未必適合所有人,我也不會建議下視丘停經或有異常飲食行為/飲食失調的人使用。
因此,如果限制進食的時間能讓你更輕鬆的製造熱量赤字,那很好。但如果你覺得正常的飲食安排更適合你,你也不用覺得你比別人差或者用的方式沒那麼好。
最後也提醒大家,無論是是否選擇斷食,記得注意要讓自己吃足夠的營養與熱量,因為熱量營養不足可引起很多嚴重的身心健康狀況。
你好,我是睿秋,一名熱愛營養跟重量訓練的科學傳播者,也是英國著名營養課程Mac Nutrition Uni認證的營養學家。我希望用科學的角度分享營養與訓練資訊,破解迷思,並幫更多人提升生理與心理健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睿秋您好,請問針對蛋白質斷食(protein fasting),也就是在斷食期間只攝取蛋白質(如:瘦肉/海鮮,高蛋白)的部分,但研究不是說乳清蛋白會升高胰島素(跟麵包差不多),這樣的情況下是不是會減緩脂肪的分解,進而影響成效?
Hi 元銘,
沒錯,蛋白質也會刺激胰島素分泌,但研究顯示胰島素分泌和長遠的體脂變化沒有直接因果關係,因為最關鍵的還是熱量平衡。雖然胰島素分泌會讓脂肪分解在某些時段下降, 但如果有製造熱量赤字,總脂肪分解還是會多於脂肪合成。
蛋白質斷食只是其中一個降低熱量攝取的方式。設想一下,如果有一餐只能吃蛋白質食物,食物選擇會變少,也就會比較容易減少熱量攝取。如果進行蛋白質斷食,但熱量攝取仍然高於熱量消耗,最後也不會減脂。這個道理跟一般斷食、低碳等是一樣的。最後就是看甚麼飲食方式最能協助你製造熱量赤字。
希望這樣就解答到你的問題喔!
睿秋
謝謝睿秋,內容充實、獲益良多!
不用客氣喔!
你好,想知道如果因為斷食而導致月經沒來應該怎樣辦?之前有人説放棄斷食,然後要正常吃大概二十天就會變正常,是否如此呢?謝謝🙏🏻
Hi Sherry,
其實斷食導致沒月經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熱量攝取不足。
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https://rachel-nutrition.com/functional-hypothalamic-amenorrhea/
至於要多久才會恢復正常會因人而異,沒有一定會在20天後恢復正常。有些人可能需要幾個月到一年才能漸漸恢復正常。
重點是要增加熱量攝取,也同時看看運動和壓力有否過高。
我通常也建議去看醫生排除其他停經的可能性。
-睿秋
2016史考特整理的文獻提到一次吃大量蛋白質更好,你卻說不好?
不知道該聽誰的
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html?id=62542
MK你好,
我剛稍微看過你提供的文章,其實我覺得跟我所分享的內容衝突不大,只是切入的角度可能有點不一樣。
你提供的文章相信主要是想指出身體每餐不是只能吸收20克蛋白質,而作者的說法我是同意的,因為一個人吃的幾乎所有蛋白質都能被吸收。同時,作者也提出不是餐越多越好,這一點我也不反對,因為如果蛋白質攝取分成太多餐,可以讓每一餐的蛋白質攝取不足,無法最有效的刺激肌肉成長。
當中,作者提到兩個實驗指出少量的餐數,甚至一餐也能有效「維持肌肉量」,這一點我也同意的,並也有在我的文章提出如果你的目標只是維持肌肉,並不需要擔心斷食會影響。
但如果是針對增加肌肉,目前的研究是指出把蛋白質分配到至少3餐會比較理想。主要是因為身體每次只能利用一定分量的蛋白質去刺激肌肉蛋白合成。更多的蛋白質一樣能被吸收,但不會繼續增加肌肉蛋白合成。
我的意思不是說不分幾餐攝取就無法增肌,因為最重要的還是訓練還有總蛋白質攝取,只是如果一個人想做所有事情去優化肌肉成長,考慮把蛋白質平均分配到幾餐會是比較有利的作法。
希望這樣能解答到你的問題喔 🙂
如上面所說的,這不代表3餐好,更多餐就更好。分成太多餐也可以有反效果。
謝謝睿秋的解答~~
不用客氣喔,也謝謝你用心閱讀。